生活中,商家一般會通過降價或捆綁促銷手段售賣臨近保質期食品。但市場監(jiān)管部門仍發(fā)現少數商家利用遮擋、修改臨期食品標簽、將臨期食品與過期商品捆綁銷售等不正當手段蒙騙消費者。為進一步細化管理,自治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審議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臨近保質期食品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已于9月12日起施行。
亮點1 統(tǒng)一保質期期限,3日內不設保質期
《辦法》第四條規(guī)定,食品臨近保質期限按照下列規(guī)定確定:(一)保質期在半年以上的,臨近保質期為三十日;(二)保質期在九十日以上不足半年的,臨近保質期為二十日;(三)保質期在三十日以上不足九十日的,臨近保質期為十日;(四)保質期在十日以上不足三十日的,臨近保質期為二日;(五)保質期在四日以上不足十日的,臨近保質期為一日。鼓勵經營者制定嚴于上述規(guī)定的食品臨近保質期標準。國家有關標準允許不標注保質期或者保質期在三日以下的食品,不設臨近保質期。
解讀:此舉解決商家判定食品臨近保質期限不清的問題,在全區(qū)范圍內實現統(tǒng)一,規(guī)范臨近保質期食品期限,減少臨期食品與過期食品混淆的發(fā)生概率。
亮點2 商場、超市應設專區(qū),臨期食品要標明
《辦法》第五條規(guī)定,食品經營者應當建立臨近保質期食品管理制度。商場、超市應當設立臨近保質期食品專區(qū)或專柜,并在醒目位置標明“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專區(qū)”或“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專柜”字樣。其他經營者應當將臨近保質期的食品集中存放、陳列、出售,并作出醒目提示。食品經營者應當根據食品特性,區(qū)分散裝食品與預包裝食品。未設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專區(qū)或專柜的,待售的臨近保質期食品上應當標明“臨近保質期食品”字樣。
《辦法》第六條:與其他商品一起捆綁搭售的臨近保質期食品,必須附有“臨近保質期食品”標簽。捆綁搭售時,不得隱藏該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解讀:確立臨近保質期食品管理制度。進一步細化了臨近保質期食品從進貨、銷售、貯存、人員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推動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避免臨近保質期食品與過期食品、普通食品管理混亂的問題。(梁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