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賡續(xù)勤勞傳統(tǒng),云南省大理州洱源縣施滉小學專門為學生開辟了一塊“紅領巾小菜園”,把勞動教育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結合,讓孩子們體驗種植樂趣的同時,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勤勞意識、勤勞習慣,幫助他們形成堅定的勤勞品格。
“我們的學生都來自山區(qū),大部分學生吃住都在學校。我們將勞動教育和勞動實踐融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倍纯h施滉小學校長王秀泉介紹說,學校自2018年起,依托固有資源,建了一塊小菜園作為勞動教育實踐地,老師和學生一起在地里耕種,勞動課上老師現(xiàn)場指導教學,講授勞動知識,學生們參與翻地、播種、育苗。
學生還把勞動感悟寫成了日記,制作成了小卡片,掛在小菜園圍墻上,他們感受到勞動的艱辛,也體驗到勞動的快樂,并從中學會了珍惜與感恩。
洱源縣施滉小學把“小菜園”變成了勞動教育“大課堂”, 有機地把勞動教育和學習相結合,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崇尚勞動光榮,助力學生健康、快樂、全面成長。(張鈺琴 羅新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