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月25日從公安部獲悉,自公安部部署開展打擊傳銷犯罪專項行動以來,全國公安機關成功偵破了一批重大案件,遏制了傳銷犯罪蔓延勢頭。同時,公安部公布5起傳銷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上海何某國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是以“訂單農業(yè)”為旗號,以“扶貧”“養(yǎng)生”為噱頭的傳銷犯罪案件。
據介紹,2023年9月,上海市公安局閔行分局依法立案偵辦何某國等人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案。經查,犯罪嫌疑人何某國以其實際控制的內蒙古某農業(yè)科技公司名義與農戶簽訂燕麥收購協(xié)議,從事生產、加工、銷售燕麥等商品。在此過程中,該傳銷團伙打著“訂單農業(yè)”的旗號,以“扶貧”“養(yǎng)生”為噱頭,要求參加者通過購買“一畝田”套餐等獲得加入和發(fā)展下線的資格,引誘農戶簽訂遠超日常生活所需數量的農產品訂購合同,并設定多個會員層級,承諾發(fā)展新會員可獲得積分及該公司境外上市原始股等高額收益,吸引參與者積極發(fā)展下線參與傳銷活動。截至案發(fā),該傳銷團伙共發(fā)展會員1萬余人,涉案金額5.2億元。2023年10月,辦案單位開展集中收網,先后抓獲何某國等10余名犯罪嫌疑人。今年6月,公安部經偵局在此案基礎上部署全國公安經偵部門開展集群打擊,共抓獲犯罪嫌疑人30余名。目前,相關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在該批典型案例中,有的犯罪團伙以搭建網絡玉石交易平臺,設計多重返利模式為誘餌進行傳銷;有的犯罪團伙開發(fā)多款App以“聊天刷視頻即可賺錢”為噱頭,吸引參與人購買會員并拉人頭發(fā)展下線參與傳銷活動;有的犯罪團伙炮制“互聯(lián)網+智能”舊衣回收投資項目,宣稱購買自助回收機并委托公司經營可高額獲利;還有的犯罪團伙打著國家扶貧的旗號,對外宣稱下載其App充值可購買國家扶貧項目的原始股權、獲得充值獎勵及賬戶收益、公司上市分紅等高額收益,以此吸引參與者拉人頭發(fā)展下線參與傳銷活動。(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