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天剛放亮,東營市東營區(qū)辛店街道唐家村村支書唐修亮就一頭“扎”進了麥浪里?!昂伲七@麥穗!個個都憋著股勁兒,沉甸甸的!”唐修亮一雙糙手撫過金燦燦的麥稈,飽滿的麥穗在晨光的映射下晃動著,豐收的喜悅溢于言表。
“三年前這片地可是白花花的鹽堿灘!糧食種下去收不了幾粒,野蘆草卻躥得比誰都歡實?!崩咸七七谱旎貞浀溃菚r候一翻地,全是硬邦邦的白土坷垃,“硌得腳底板生疼!可八百多畝地啊,不能撂荒,還得想法子種糧!”他掏出手機,翻出一幅記賬本的照片介紹,2020年他頭一回試種麥子,五百斤種子撒下去,總共才收上來八百斤?!斑B著三年,年年倒貼!”說起這個,老唐就嘆氣,這塊地成了他心窩子里的一根“刺”。
轉(zhuǎn)機在2023年。辛店街道成了全區(qū)鹽堿地改良的“試驗田”,唐家村也劃進了試點。
“想讓莊稼長壯實,根子在治土!”田壟間,每隔三十米就挖開兩米深的農(nóng)溝、兩米五的斗溝,地底下一米深處還埋了波紋暗管,這套“排堿透析”的法子——明溝強排加暗管吸鹽,真把這塊鹽堿地給“治”了。“如今土里的鹽分從齁嗓子的0.9%降到了0.3%,麥子總算不用被‘腌咸菜’嘍!”老唐心頭的刺,算是徹底拔掉了?!叭ツ犒溩右划€打了一千三百八十多斤,一畝地能落一千八百元!今年瞅這架勢,穩(wěn)穩(wěn)超一千四百斤!”望著眼前望不到邊的金黃,老唐眼里的歡喜都快溢出來了。
說話間,村民唐寶寧正抱著一大捆雜草從麥田里鉆出來,拿袖子抹了把臉上的汗珠子,沖老唐咧嘴笑:“可不咋的!老支書,你看這麥穗多密實,瞅著就稀罕人!”
“下周該開鐮了吧?”一聲問話,把沉浸在喜悅里的老唐拉了回來。街道農(nóng)業(yè)辦主任張光梅正沿著田埂風(fēng)風(fēng)火火地趕過來?!班艆?!收割機都備齊了,五臺家伙什兒,三天就能把這地‘剃’干凈!”老唐應(yīng)著,“多虧了區(qū)里、鎮(zhèn)上農(nóng)技員的指點,水、土、種子‘三管齊下’,幫咱挑了這耐鹽堿、省種子還高產(chǎn)的‘輪選49’,真是好種兒!”
“地可不能光使喚不養(yǎng)著,麥子收了,還得接著種耐鹽堿的大豆。今年,你們村再擴種兩百畝!”張光梅手里攥著新繪的高標準農(nóng)田規(guī)劃圖,給老唐“派活兒”?!胞湺馆喼N,地才越種越肥,這活兒咱必須接!”老唐笑呵呵地應(yīng)承下來。
不遠處,挖掘機轟隆隆地平整著新開的鹽堿地,溝渠管道的施工聲,和著風(fēng)里嘩啦啦的麥浪聲,你呼我應(yīng)——這片曾經(jīng)沒人看好的“不毛之地”,正用它沉甸甸、金燦燦的麥穗子,實實在在地講著一個“鹽堿窩里長出金疙瘩”的豐收故事?。铉?李廣寅 薛文文 劉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