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人眼球的筆記、交口稱贊的評價,消費者看完后興沖沖地去吃某區(qū)域美食熱門榜餐廳,到了店卻大失所望。近段時間,不少北京市民遭遇了通過點評類APP“種草”某餐廳后實地探店卻“踩雷”的經(jīng)歷。
日前,中央網(wǎng)信辦部署開展“清朗·同城版塊信息內(nèi)容問題整治”專項行動,其中就包括為本地餐飲、酒店等商家店鋪虛構好評、制造虛假人氣。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比起簡單買好評、刷評分,部分中介正將刷單的觸角伸向本地熱門吃喝玩樂榜單,甚至推出所謂線上“精裝修”業(yè)務,用虛假的數(shù)據(jù)制造人氣。
夸張
地鐵站口舉著生肉拍照打卡
“看著黃澄澄的,以為是哪家新出的芝士,結果點進去一看,竟然是什么蜂蠟五花肉,而且是生的。誰會把生肉拿在手里,跑地鐵口拍照?。 贝髮W生劉欣是個美食愛好者,平時常在點評類APP中瀏覽探店筆記。“這樣的筆記,是不是有點太假了?”
記者通過劉欣分享的鏈接看到,該筆記中“推薦”的是一家韓式烤肉店,配圖中有3只手各舉著一個裹著金黃色外殼的長條物體,背景中“地鐵魏公村站”幾個大字十分顯眼。從外殼的破損處看,里面的確是一整條生五花肉,據(jù)稱是店鋪的“創(chuàng)意”吃法。在該店鋪下的筆記中,多條都是類似“畫風”:手里舉著肉,在大街上拍照,再配上夸張的贊美之詞。
記者在某點評類APP中瀏覽看到,這樣畫風詭異的探店筆記多如牛毛,而且各有各的“癲”。例如,在一個探訪蟹黃面店的筆記中,作者手持透明飲品杯,杯中插著吸管,里面裝著的竟是蟹黃面,配文還聲稱“滿滿一杯金黃色的蟹黃,吃進去的那一刻,太鮮了”。另外一張配圖更怪異:兩個人舉著3個堂食的碗在非機動車道上拍照,碗里盛著蟹黃面,里面又泡著蟹黃湯包。“正常人不會這么拍,更不會這么吃?!庇芯W(wǎng)友直言。
從烹飪好的面條、肥腸、炒肝,到生肉、生的菌子拼盤,只要是能拿起來的餐食,統(tǒng)統(tǒng)被筆記博主帶到戶外拍照。拍照的地點也五花八門,大馬路上、地鐵站口、門牌路牌下,甚至共享單車的車筐里,處處都能當背景。
踩雷
所謂粵菜拼盤竟是“盜圖”
滿是溢美之詞的探店筆記,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可按圖索驥到店后,常常發(fā)現(xiàn)貨不對板。
“終于開了,北京和平里!大片肉鋪在面上,有種在肉里找面吃的感覺!”市民陸先生曾被一篇探店筆記吸引,特意找到該店,點了一碗招牌牛肉面,結果卻大失所望:只有五六片肉漂在面上。詢問店員后,他才明白,若想要一碗跟圖片中一樣的牛肉面,不能買招牌面,而要買“優(yōu)質面”,價格貴了一倍還多。記者在該店鋪的探店筆記中看到,排在前面的幾乎都是“肉滿滿”,而且很多面碗里還插著一個蔥油餅,配文中語焉不詳,根本沒點明具體的菜品和價格。
事實上,很多筆記都有“偷偷加料”。比如,某家店鋪的牛仔骨一份只有兩三塊,而且是裝在敞口的紙盒中,但博主曬出的筆記,明顯是將兩三份裝在一起,再加上濾鏡,視覺效果大不一樣。
更有甚者,有的筆記吹得天花亂墜,消費者進到店中卻發(fā)現(xiàn)查無此款?!氨本┑?!吃到了!一口一碗的可愛飯。”在朝陽區(qū)某社區(qū)粵菜打卡人氣榜第一名的餐廳,記者看到有多條推薦其“迷你飯”的筆記,只見生腌生蠔、燒鵝、白切雞、蠔烙等七個菜放在一個個掌心大的小碗里,組成一個拼盤。但記者前往店中,卻被店員告知,店內(nèi)并沒有這樣一款菜品,“可能是效果圖吧?!?/p>
記者隨即仔細查閱了該餐廳的評論和筆記,發(fā)現(xiàn)有多名網(wǎng)友指出,該餐廳的不少筆記和評論圖片涉嫌“盜圖”,“這不是他們家的圖!全是偷的”“能舉報嗎?他家根本就沒這樣的出餐”。
揭秘
僅花8000元 就可沖上熱榜
刻意的擺拍、溢美的評價、超高的人氣數(shù)據(jù)和貨不對板的實際體驗,只是本地生活亂象的冰山一角。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針對點評類APP,目前已形成一條有組織、有分工的虛假刷單產(chǎn)業(yè)鏈。
“本地點評的生意我們都能做,壓根不用到店體驗?!敝薪閺埾壬嬖V記者,目前點評類網(wǎng)站的刷單早已不局限于給五星好評或者筆記推廣,打卡、收藏、曝光訪客等跟熱門榜單密切相關的數(shù)據(jù)都可以操作,還能進行團購套餐銷量更改、推薦菜點贊、問答設置等,按條付費,比如1次收藏0.8元,訪客每位1.2元,更改團購銷量每單2元,1次打卡1.8元,點評筆記每篇12元等。對于這些刷單操作,張先生將其稱之為店鋪線上“精裝修”。
一個普通店鋪想要“精裝修”,需要幾步?張先生介紹,第一步,商家要先將店鋪的真實菜品照替換成專業(yè)P圖照,要么找網(wǎng)圖,要么請攝影師操刀,并重點進行付費好評投放,每天保證更新3至5條高分好評;第二步,進行收藏、訪客、打卡、點贊菜推薦等數(shù)據(jù)刷單;第三步,將點評分數(shù)提升到一定程度并成功沖上榜單后,進行付費筆記投放。
“搞‘精裝修’,打卡、訪客和收藏一定要做?!卑磸埾壬f,這些直接影響平臺各類榜單排名。比如訪客和收藏數(shù)據(jù)關系到熱門榜,以及用戶搜索時的店鋪排名和權重;打卡數(shù)據(jù)關系到打卡人氣榜;評價中口味和服務星級關系到口味榜和服務榜。
“你也可以直接給我們?nèi)泄苓\營,半年最低收費8000元,3個月保證能給你沖到商圈級熱門榜前三?!睘榱苏故拘Ч瑥埾壬蛴浾咛峁┝藘杉医?jīng)其操刀的餐廳在某點評網(wǎng)站的點評數(shù)據(jù)以及后臺運營數(shù)據(jù)。
記者看到,其中一家火鍋店位居北京火鍋好評榜前三,另一家餐廳位居昌平區(qū)東北菜熱門榜前三?!澳憧催@家東北菜,正常情況下,誰家店鋪一天能有100個人打卡?都是買的。要相信我們的實力?!睆埾壬f。
另外一名刷單中介王女士向記者表示,“全包精裝修”模式下,商家按月付費后,只用提供出餐照片即可?!芭Q蛉庵惖恼掌即笸‘?,我們用網(wǎng)圖或者找人P圖都可以,選視覺效果好的,沒太多人細看?!彼f,至于筆記文字,都是他們來提供,寫手也由他們負責招募。
在社交平臺上,記者看到,每天都有大量中介以兼職、日結兼職等名義招募寫手,不需要到店,只要在群里接中介分發(fā)的照片和文案,簡單復制后發(fā)布截圖即可,每單報酬2元至10元不等。
聲音
刷單造假頻現(xiàn) 平臺也有責任
虛構的人氣和好評,也讓商家感到困擾。李先生在光明樓社區(qū)做餐飲已有13年,在他看來,如今“刷榜沖榜”的風氣愈演愈烈,“不跟風沖榜吧,擔心店里吸引不來新客,慢慢被擠死,沖榜又挺燒錢,也怕哪天被平臺查出?!?/p>
另一名江西菜連鎖店的老板游先生坦言,在發(fā)現(xiàn)競爭對手刷單后,自己也曾短暫找過“代運營”公司,前后花了1.4萬元,“但今天好不容易沖上熱門榜了,明天又下來了,要是七八天不刷單,就在榜單上徹底沒影了?!?/p>
“以虛假人氣和虛假好評對店鋪進行線上‘精裝修’,已涉嫌欺詐和誤導消費者,涉嫌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敝袊▽W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明確規(guī)定,電子商務經(jīng)營者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yè)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同時,這種線上人氣或好評造假,還涉嫌損害其他經(jīng)營者的合法權益?!爱斊渌碳叶荚谂{好產(chǎn)品、好服務和實惠價格去吸引消費者時,有人卻采用這種造假的方式把客源吸引走,涉嫌構成不正當競爭?!标愐艚硎?,面對形形色色的刷單炒信,倘若不予以懲處,就可能產(chǎn)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長此以往,無益于市場競爭和行業(yè)的發(fā)展。
在陳音江看來,本地生活的線上運營出現(xiàn)造假行為,平臺負有不可推卸之責。他建議,一方面,平臺應進一步完善相應規(guī)則和信用制度,并采用技術手段和相關措施,確保平臺內(nèi)商家和各方主體能夠依法公平參與相關行為;另一方面,平臺也應加強日常管理,對于運營數(shù)據(jù)明顯存在異常的商家要及時介入,及時作出限制或向有關部門報告?!氨O(jiān)管部門依法查處并公開曝光線上運營造假案例也很有必要。”陳音江呼吁,這既能起到普法宣傳、提升消費者維權意識的作用,也能警示震懾不法商家。(袁璐 陳雪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