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今年4月,河源市圍繞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啟動源城轄區(qū)21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程,扎實推進農貿市場硬件設施改造升級和管理規(guī)范化,努力營造衛(wèi)生整潔、功能完善、食品安全、市場繁榮的良好消費環(huán)境。
目前,此項工作已初見成效。其中,市國資委負責下屬11個國有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工作,通過強化舉措,高位推動,狠抓落實,累計投入4600多萬元,改造面積達2.35萬多平方米,解決了就業(yè)崗位1107個,高標準完成了改造任務。通過此次改造,讓農貿市場環(huán)境面貌一新,讓食品安全更有保障,以實際行動讓市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真正實現“看得見,摸得著”。
優(yōu)化機制,強化組織領導
農貿市場硬件陳舊、管理落后、環(huán)境臟亂差問題,一直是困擾和制約市區(qū)服務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瓶頸。因此,市委市政府把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來抓,下大氣力、用實功夫進行頂層推動,由市領導親自部署推進。
據了解,市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長劉東豪為組長的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小組,市國資委也相應成立專門工作機構,并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為做好國有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在市場升級改造過程中,由劉東豪帶隊,赴汕頭市學習考察先進經驗,并就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中的工作標準、程序、立項、方案設計和審計竣工決算等具體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與此同時,市政府有關領導多次召集相關部門負責人聽取匯報,提出相關要求。市國資委也先后累計8次召開工作推進會,聽取推進情況匯報,并對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提出階段性要求。
加強管控,精準指引實施
為加強標準管控,精準指導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推動各部門、市場開辦單位、檔口經營者三方合力提升市場軟、硬件綜合水平,在反復研究論證的基礎上,市政府制定出臺了《河源市源城轄區(qū)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方案》,明確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分工和軟硬件設施升級改造達標建設指引,提出激勵辦法和獎勵標準,對升級改造工作予以適當獎勵。
在推進農貿市場升級改造過程中,市國資委扎實做好宣傳發(fā)動和思想工作。一方面,召開全系統(tǒng)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動員部署會議,解讀升級改造工作方案、升級改造標準以及獎勵辦法;另一方面,針對部分市場投資方思想有顧慮、缺乏改造意愿的實際情況,積極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提高了市場投資方參與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的積極性。
“一場一案”,因地制宜改造
國有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程啟動后,市國資委采取“一場一案”的方式,組織人員力量,對11個國有農貿市場實地走訪調查,并將經營面積、戶數、經營狀況、經營場所產權等情況逐一摸排,造冊登記、建立檔案,梳理各個市場存在的問題等。在方案設計上,堅持“一場一案”,不搞“一刀切”,充分考慮每個市場的基本條件、布局特點、主營項目和經營方式,以硬件設施為重點,設計符合市場實際需要的改造方案。
改造過程中,在遵循基本改造標準的基礎上,堅持實事求是,不搞同質化。如今,11個國有農貿市場中,源城中心市場重新加裝了6臺扶手電梯和3臺客貨梯,升級了排水系統(tǒng),在樓頂加裝新風系統(tǒng),通道加裝風扇,并配備了母嬰室以及殘疾人公衛(wèi);上角水產品綜合農貿市場重新規(guī)劃了售賣區(qū)域,并在市場內設置1個檢測室;龍尾壩市場重新規(guī)劃為生鮮超市;永豐農貿市場對地面、墻體進行升級,對市場攤區(qū)臺面、市場墻體進行更新等,轄區(qū)農貿市場內存在的各類問題得到全面整改提升。
推動合作,破解資金難題
10月27日,源城中心市場“盛妝”開業(yè)。市場內裝修風格高端大氣,不同業(yè)態(tài)科學劃分,每一處都人氣旺盛,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熱情的叫賣聲,讓整個市場充滿了煙火氣,讓每一位再次踏入該市場的市民感到驚喜。
“盛妝”的背后,是多方合作的成果。據了解,源城中心市場為市市場物管處和市金葉發(fā)展公司共同所有,考慮到兩家公司正在實施改革重組,資金周轉困難,在市國資委的統(tǒng)籌下,引入第三方合作伙伴出資進行建設,切實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通過公開掛牌,該市場招租給東莞市昌興市場服務管理有限公司,投入近3000萬元進行升級改造。
據了解,同樣通過引進第三方專業(yè)管理機構、合作經營等多種方式籌措資金,解決升級改造資金不足問題的還有永福農貿中心、上角水產品綜合農貿市場、東城一農貿市場、群豐農貿市場、永安農貿市場、古亭市場、龍尾壩市場7個市場。如今,這8個農貿市場已完成升級改造工程,在市場硬件設施得到改造的同時,市場規(guī)范化經營管理也有了改善,工程頗得民心。
特色引領,打造亮麗名片
位于市區(qū)新風路與永和路交會處的永豐農貿市場,覆蓋周邊萬隆花園、佳和花園、嶺南苑、三友邨、永福小區(qū)、萬隆公園一號、翠澤新園、萬隆一號等10多個居民小區(qū)、數萬居民的買菜需求。由于運營時間已有6年之久,整改前,市場內存在基礎配套設施老化、攤位殘舊、污水橫流等問題,市場環(huán)境衛(wèi)生看起來較為臟亂。
在啟動改造工作后,市交投公司對所屬永豐農貿市場進行了全面細致整改:重新規(guī)劃攤位設置、增設安全通道及消防設備,新建農殘檢測室,使得購物環(huán)境更加安全可靠,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好的購物體驗。而“軟件”的提升,則更多地體現在服務管理上。為保證市場內的整潔,每天安排保潔人員進行清潔,污水也從攤位前的地下排污渠排出,“健康生活伴你行”“食品安全牢記心”等宣傳標語在市場內隨處可見。“現在去市場買菜,是一種新的體驗和享受。菜品齊全,菜價一目了然,各類食品都有來源?!?市民劉阿姨說。
據了解,在國有農貿市場升級改造過程中,市國資委堅持特色引領,選擇條件較好的源城中心市場、火車站農貿市場、永豐農貿市場等,積極培育特色樣板農貿市場,重點在標準化建設、智慧化監(jiān)管、規(guī)范化運營、市場業(yè)態(tài)創(chuàng)新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對國有農貿市場建設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如今,其他10個市場,也跟永豐農貿市場一樣,通過改造,面貌發(fā)生了大變樣,干凈、整潔、衛(wèi)生成為新的名片。(馮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