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靈武市郝家橋鎮(zhèn)涇靈村九禾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張伏林載著滿滿一車蔬菜送到了靈武市區(qū)的北京華聯生活超市。自從對接了超市后,張伏林和村民們不在為蔬菜的銷路發(fā)愁了。
張碧遷?攝
在建檔立卡貧困戶馬國林家的設施溫室內記者看到,最近雖然戶外已經秋意漸濃,但是在馬國林家的設施溫室內卻是一片豐收的景象。今年,馬國林家的兩棟設施溫室種植的粉西紅柿喜獲豐收,收入也再創(chuàng)新高,這一茬西紅柿的收入就在3萬元左右了。
張伏林告訴記者,由于涇靈村地處沙漠邊緣,蔬菜品質好,深受顧客喜愛,今年除了銷往本地的超市外,還對接了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城市的商超。以往農戶想賣出自家的農產品,只能賣給收購商,再由收購商轉賣給超市,這種方式增加了商品流通的成本,農戶的收入就不得不被壓縮?,F在“農超對接”后,蔬菜則不再經由中間商收購,而是由超市直接從合作社采購,這樣不僅降低了農民生產的風險,還把產品流通的紅利留給了農戶,打通了優(yōu)質農產品進入超市的“最后一公里”,給農戶和消費者都帶來了看得見的實惠。
隨后,記者在北京華聯水上錦都店的生鮮區(qū)看到,這里各類新鮮瓜果蔬菜擺滿了貨架,廣大市民正在選購著自己需要的商品。記者發(fā)現,在蔬菜區(qū)的幾個貨架中,最受歡迎的當屬寧夏扶貧產品專區(qū)了,這里的大白菜每公斤僅需1.1元,而龍椒、西紅柿、茄子、甘藍等其它蔬菜的價格,比市場均價也低20%左右。市民馬秀蘭告訴記者,這里的菜不僅新鮮而且還便宜,尤其是最近到了腌菜的季節(jié),大家對大白菜的需求量比較大,而這里,比其它地方要便宜許多。
“幫助農戶解決銷路的同時,消費者也得到了實惠?!北本┤A聯超市靈武店生鮮主管吳洋告訴記者,目前,針對本地農產品,該店設置了一個精準扶貧專柜,該專柜的蔬菜都是從當地農戶手中采購的,所以很多商品比起市場價低20%左右。今后,該店將在“農超對接”的基礎上,通過制定統(tǒng)一標準、嚴把質量關等方式,解決好農產品溢價低、標準化難的局限性,逐步提升本地農產品的市場認可度和品牌價值,增加農民收入和促進脫貧攻堅,助推鄉(xiāng)村振興實現。(張碧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