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手工蠶絲扇、漂亮的卵石貼畫、美味的烘焙蛋糕……這些都出自小學生之手。近日,重慶市九龍坡區(qū)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暨勞動教育現(xiàn)場推進會走進西彭園區(qū)實驗小學。本次活動主題為“踐行勞動教育促進‘五育融合’”。
“老師,快來看看,這是我們自己養(yǎng)蠶、抽絲、手工制作的蠶絲扇。”“這是我們從長江邊采集的鵝卵石,經(jīng)過構(gòu)思、繪畫,制作而成的卵石貼畫,每一幅都是獨一無二的?!薄斑@是我們烹飪的炸魚塊,很美味,你要不要嘗一嘗?”……
當天一大早,在西彭園區(qū)實驗小學主題為“辦學二十年勞動育人路”的“五育融合”成果展上,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向與會老師們講解、展示著各種勞動成果,開啟一場小手牽大手的“沉浸式”勞動教育成果展,一起感受勞動教育的魅力。
在勞動與學科教學融合展區(qū),可以看到,同學們在“小小花園”里種植的蔬菜苗、豆芽,培育的各式蘑菇,還有生態(tài)瓶、蝴蝶等。
學校養(yǎng)殖社團為學生們購買了珍稀斑紋蠶進行飼養(yǎng),學生不僅了解了動物的生命周期,還制作了蠶絲扇、蝴蝶標本等。
航空美學展區(qū),學生將航空知識與現(xiàn)代美學相融合,自主設計、制作各類航空模型,在探索飛行的同時感受來自航空的美。
在以勞育美展區(qū),卵石繪畫、卵石雕刻等作品制作精美。
隨后,在西彭園區(qū)實驗小學多個特色教室里,老師們又帶來了精品勞動課程。不同于傳統(tǒng)教室,這些教室被賦予了“烹飪室”“美術(shù)室”“錄播室”等特色課堂的名稱。
走進二樓的一間教室,鍋碗爐灶一應俱全。原來這是四年級的同學們正在上一堂《制作小面,探秘文化》的課程。同學們一邊學習烹飪小面的步驟細節(jié),一邊領(lǐng)略重慶小面這張“美食名片”的文化和魅力。在此之前,學生們已學習了怎么用電飯煲煮飯以及如何制作泡菜、涼拌菜等。
在另一個課堂內(nèi),一堂別開生面的《平菇美味我會炸》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老師教授同學們?nèi)绾螌⑵焦街谱鞒筛魇矫牢丁?/p>
各式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特色鮮明的勞育課,成了學生們學習勞動技能的主陣地,學生學技能、學生產(chǎn)、學服務,獲得充實的勞動體驗。
在隨后的集中會議環(huán)節(jié),3所學校的領(lǐng)導進行了勞動教育經(jīng)驗交流。
西彭園區(qū)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周清容介紹了學?!耙詣跇涞洛N煉優(yōu)良品格”“以勞增智拓展知識才干”“以勞強體塑造強健體魄”“以勞育美培育審美情趣”,促進勞育與其他四育的融合化實施路徑。
此外,現(xiàn)場,九龍坡區(qū)教師進修學院院長黨忠良、區(qū)教委基教科科長馬海軍向九龍坡區(qū)勞動與綜合實踐教育研修坊、項目式學習與STEAM教育研修坊坊主進行了授牌。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勞動教育教研員江宏予表示,下一步,應密切關(guān)注勞動核心素養(yǎng),開展勞動教育實施與評價,體現(xiàn)教學評價的一致性。各中小學應正確認識新時代勞動教育的重大意義,深入思考“五育融合”的落實落細,完善勞動課程體系,提升勞動育人品質(zhì)。(嚴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