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黄色AV软件|欧美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婷婷五月天99|岛国另类视频在线观看|无码免费理论福利|国内精品久久久久2021|丝袜在线视频91|五月婷婷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

您好,歡迎訪問中國食品安全網!
 

內蒙古察右中旗把冷涼蔬菜做成“熱”產業(yè) 鼓足“錢袋子”

2022-11-02 11:31來源:農民日報 編輯:鄭添元

連日來,內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各類冷涼蔬菜進入豐產期。一望無際的蔬菜種植基地里生機勃勃,每天采摘的新鮮蔬菜從這里的田間地頭,走向千家萬戶的餐桌。

近年來,察右中旗通過調整農業(yè)種植結構,引導農民發(fā)展冷涼蔬菜產業(yè),種植面積逐年增加,把冷涼蔬菜做成“熱”產業(yè)。冷涼蔬菜從粗放式傳統(tǒng)種植轉向標準化精耕細作,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yè)化格局。廣大農戶依靠種植冷涼蔬菜,不僅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也鼓足了自己的“錢袋子”。

量質雙升

實現全年銷售

在烏素圖鎮(zhèn)西海子村村民李全勝的紅蘿卜地里,伴隨著一陣陣的農機轟鳴聲,一根根橙紅色的紅蘿卜躍出地面。整理、切秧、裝袋、搬運,各有分工?!拔医衲攴N了30畝紅蘿卜,一畝能產7000斤,除去種植費用每畝能落2000來塊錢。”李全勝告訴記者。

經銷商楊軍說:“烏素圖的紅蘿卜品質好,我們主要發(fā)往廣東、海南等南方市場,很受當地市民的歡迎?!?/p>

察右中旗被稱為“中國紅蘿卜之鄉(xiāng)”。這里平均海拔1700米,年均氣溫1.3℃,年降雨量約300毫米。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科學的生產管理模式,全旗形成了西起鐵沙蓋鎮(zhèn)、東至烏素圖鎮(zhèn)東西長30公里的紅蘿卜滴灌種植區(qū),種植面積穩(wěn)定在8萬畝,年產量達6.4億斤。

目前全旗已建成5個紅蘿卜交易市場,市場內配套了金融結算中心、農產品市場信息發(fā)布中心、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等交易配套設施,日交易量達6000多噸。建成紅蘿卜恒溫庫45座,儲量達2000噸以上,變一季銷售為四季銷售,進一步暢通了銷售渠道,從事紅蘿卜產業(yè)的農戶人均增收5000多元。同時,依托紅蘿卜產業(yè),開發(fā)出紅蘿卜篩選、搬運等就業(yè)崗位,實現人均增收1100元左右。

“這幾年我通過采用新品種、新技術,種出的紅蘿卜和洋蔥品質更好,產量也更高了,每畝地比以前能多收入400—1000元?!辈煊抑衅扈F沙蓋鎮(zhèn)黃羊城村種植大戶張小平告訴記者,他今年種了300畝的紅蘿卜和洋蔥,預計今年總收益在90萬元左右。

近幾年,紅蘿卜、洋蔥、南瓜等冷涼蔬菜的種植已經成為察右中旗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yè)。冷涼蔬菜產業(yè)正發(fā)展成為內蒙古現代農牧業(yè)的新興產業(yè),帶動內蒙古高寒地區(qū)150多萬農民增收致富。

“標準園”拓展

從園到區(qū)、由產及銷

提高紅蘿卜品質,品種是關鍵。為此,察右中旗推行了產業(yè)獎補政策,明確種植優(yōu)質紅蘿卜每畝補貼1000元。在獎補政策的刺激下,全旗的種植品種大幅度更新,平均每畝增產20%,增收800元左右。

為加快紅蘿卜產業(yè)發(fā)展,在種植過程中,該旗重點推廣了“兩增五推一配套”技術。在烏素圖鎮(zhèn)、巴音鄉(xiāng)開展了蔬菜標準園創(chuàng)建,園區(qū)內全部實現標準化生產,良種覆蓋率、測土配方肥使用率、低毒低殘留農藥使用率、綜合高產栽培技術應用率均達到100%,推動標準園創(chuàng)建由“園”到“區(qū)”、由“產”到“銷”的拓展。

在提高紅蘿卜標準化種植的同時,健全標準體系,執(zhí)行國家各方面的標準,提高紅蘿卜在栽培管理、新品種引進、產品分級、運輸、包裝和銷售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標準化程度。同時,推行紅蘿卜價格指數保險,政府補貼后,種植戶每畝繳納保費38元,保底價每斤0.38元、產量5000斤。通過保險政策的實施,有效規(guī)避了市場風險,從而消除了種植戶后顧之憂,穩(wěn)定了種植面積。

多年來,察右中旗通過品牌策略使紅蘿卜不僅質優(yōu)而且價優(yōu)。目前察右中旗紅蘿卜遠銷京、津、冀、魯等地,出口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2019年“察右中旗紅蘿卜”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將進一步拉長和延伸紅蘿卜產業(yè)鏈條,提升產品的知名度,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有利于做大做強察右中旗紅蘿卜產業(yè)。

科技支撐

夯實提質增效基礎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苯鼛啄辏N植冷涼蔬菜成為察右中旗的特色產業(yè),更是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的新引擎。內蒙古農牧業(yè)科學院、烏蘭察布市農科院為當地種植戶提供了蔬菜土壤保護與改良、機械化生產和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方面的技術指導,為當地農產品提質增效、農戶增產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國家大宗蔬菜產業(yè)技術體系呼和浩特試驗站站長劉湘萍介紹:“通過多年的示范推廣,自主選育的洋蔥新品種‘紅繡球’和‘金美’因其色澤鮮艷、品質優(yōu)良,畝產量高,深受當地種植戶的喜愛,示范推廣的紅蘿卜起壟、滴灌、無紡布覆蓋、精量播種等新型耕作模式,可以極大減少病害的發(fā)生及用種量,同時增加地溫促進提早上市,還能節(jié)約用水30%以上?!?/p>

張小平告訴記者,今年他種了兩個洋蔥品種都是內蒙古農牧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新品種。每畝產量可達6000公斤以上,畝收益在3000元左右?!凹t蘿卜種植則采用農科院的高壟滴灌栽培模式、種繩精量播種、滴灌水肥一體化、覆蓋無紡布、微生物菌肥土壤改良質量提升及綠色防控等技術,畝產量在4000公斤以上,畝收益在3200元左右?!?/p>

記者了解到,目前,內蒙古冷涼蔬菜的種植規(guī)模已達280萬畝,形成以烏蘭察布市和赤峰市為中心的紅蘿卜、白菜、西藍花、洋蔥、甘藍、西芹產業(yè)帶;以巴彥淖爾市為中心的加工番茄和脫水椒產業(yè)帶;以通遼市為中心的紅干椒產業(yè)帶,冷涼蔬菜產值規(guī)模已超100億元。

內蒙古農牧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所長王永表示,多年來,該研究所先后育成冷涼蔬菜新品種25個,取得國家專利、標準、技術規(guī)程、新技術科研成果36項,引進示范推廣的冷涼蔬菜品種達500多個,示范新技術40多項。“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們要構建冷涼蔬菜研發(fā)團隊,大面積推廣應用,為內蒙古冷涼蔬菜產業(yè)的健康高速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