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節(jié)約,不僅僅是餐飲業(yè)的責任。畢竟誰也不是天天下館子,沈陽市大部分居民還是要自己買菜做飯,由此,“菜籃子”的浪費,值得關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暑夏未消,食物不易保存,幾乎家家都有因變質而被倒掉的食物,這是一筆不小的浪費。從飯碗上溯到菜籃子,買菜環(huán)節(jié)的隱形浪費尤為值得關注。近幾年,沈城街頭出現了很多“生鮮超市”,大大方便了市民生活,不過,和菜市場不同的是,這些商家大部分只賣大捆菜,不拆零,而且經常是“X斤起售”“最少X元”。表面上多買可以優(yōu)惠,但一次買這么多菜,普通三口之家?guī)滋於汲圆煌?,新鮮果蔬變成廚余垃圾,白白浪費。城市家庭每日倒掉的食物加起來,絕對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如此浪費絕不能無視,這雖與家庭規(guī)模逐漸變小,新鮮果蔬供應量越來越豐富,快節(jié)奏生活無暇逛菜市場等生活方式的改變相關,但其隱藏的浪費現象,不可忽視,必須探索解決之道。
減少“菜籃子”浪費,關鍵在于賣菜一方。倡導節(jié)約,人人有責,果蔬經營者,首先要有節(jié)約意識,改變經營模式。我們希望生鮮超市尊重消費者權益,打破“不拆捆”的陳規(guī),不強賣大捆菜,多推小捆菜。同時,鼓勵買菜少而精,夠吃就行,讓節(jié)約環(huán)保的“菜籃子”多起來。
同時我們也要倡導科學用餐的生活方式。個人家庭做飯也可以像飯店一樣,少用“大盤子”,多做小份菜,貴精不貴多,預先規(guī)劃好菜量。盡量做到不剩菜。如此不僅能節(jié)約糧食減少浪費,還能餐餐新鮮,少吃剩菜,保障身體健康,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許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