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關系國計民生。相信很多市民心中都有這樣的疑惑:中國的糧庫在哪里?糧倉長什么樣?在廣東這樣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下,怎樣保管糧食?現(xiàn)在的保障情況如何?在中儲糧集團公司成立20周年之際,記者走進位于廣州市花都區(qū)的中央儲備糧廣州直屬庫有限公司,展開一場“探秘之旅”,帶您實地感受現(xiàn)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的大國糧倉。
中央儲備糧廣州直屬庫有限公司廣州直屬庫由廣州庫(中心庫)和清遠分庫組成。其中,廣州庫位于廣州市花都區(qū),距廣州白云國際機場18公里。
技術人員在檢查儲備糧食情況
據(jù)了解,廣州直屬庫兩庫區(qū)均為1998年500億斤國債投資項目。2000年正式運營;2011年廣州分公司提出區(qū)域一體化運作理念,當時的廣州花都直屬庫與清遠直屬庫作為第一批試點單位于2011年3月開始區(qū)域一體化運作,廣州花都直屬庫為中心庫。
技術人員在檢查儲備糧食情況
走進中儲糧廣州庫區(qū),首先感受到的是整潔規(guī)范。據(jù)介紹,中儲糧廣州直屬庫占地面積140畝,共有20個儲糧廒間,總倉容11.52萬噸,目前儲糧接近10萬噸,按照人均一天吃一斤來換算,可以保證100萬人吃半年以上。
保管員告訴我們,為了保證糧食溫濕度不受外界氣溫、天氣變化的干擾,倉房頂全部采用發(fā)泡技術進行隔熱保溫,所有窗口用薄膜和保溫材料進行密閉,同時立體化配備了一整套糧情測控系統(tǒng),倉管員也會定期進倉測溫、篩蟲,檢查糧食的水分、氣味、雜質(zhì)等情況,并逐一記錄。
保管員表示,糧食長期處于低溫的環(huán)境下,可以有效延緩糧食品質(zhì)“衰老”,確保儲糧健康新鮮,出庫的糧食品質(zhì)如新。一般儲存三年都沒問題,隨著測控技術的不斷提升,質(zhì)量好的可以申請延長到第四年出倉。(李應華?花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