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網訊 (楊品)記者從重慶市農業(yè)農村廳網站獲悉,8月7日渝北區(qū)放牛坪梨園正式進入采摘季,香脆汁多,甘甜可口的黃花梨成為盛夏八月的水果主角。這些黃花梨通過網絡電商和各類市場進入消費終端,幫助市民消暑解渴。
放牛坪梨子在重慶很有名氣,由于中青年外出務工,梨樹大多由老年人管護,技術跟不上,品質難保障。2018年下半年,萬康、陳彭濤、廖彬三位年輕人來到放牛坪,合伙承包100畝梨園做示范,一方面增加各自收入,一方面利用先進的管護理念和技術,帶動梨農增產增收,今年梨子的品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萬康,大學畢業(yè)后在重慶一證券公司上班,待遇不錯,2017年辭職回到茨竹鎮(zhèn)半邊月村開辦農場,種樹養(yǎng)雞養(yǎng)魚,搞起了休閑觀光,成為寨坪農場的農場主。梨園合伙人之一,主要負責網絡銷售和市場推廣。
陳彭濤,以前是重慶一輪船公司船長,駕著輪船往返重慶和上海之間,薪資可想而知,2016年辭職來到放牛坪養(yǎng)起了跑山雞和冷水魚,系冰島農場的農場主。梨園合伙人之一,主要負責梨園生產及管理。
廖彬,從小在茨竹鎮(zhèn)長大,家里有幾十畝魚塘,子承父業(yè)當起了塘主,還養(yǎng)起了土豬,事業(yè)發(fā)展不錯,可還不滿足,共同的志向促成他也成了合伙人之一,主要負責生產培訓及技術推廣。
?
由于年齡相近,都在茨竹鎮(zhèn),都在農村創(chuàng)業(yè),同樣的理想讓三位青年成了無話不說的好兄弟,合伙租下100畝粗放梨園,租金及所有投入三人平攤,收益三人平分,有活三人一起干,他們給梨園起名“放牛兄弟”。
不懂技術,他們到區(qū)農業(yè)農村委請教,或請專家到梨園現場傳授,同時也從網上查閱資料自學,很快從梨樹管理的門外漢變成梨樹科學管護的內行和帶頭人。
“除草絕不用除草劑?!边@是三人的一致意見,便買來3把電動剪刀,一人操控一把,集中火力大干七天才把100畝梨園的雜草修剪完畢,其他梨農看了紛紛伸出大拇指,表示以后也要像三位年輕人一樣用電動剪刀除草。
8月正是放牛坪黃花梨成熟的季節(jié),三位年輕人一年的艱辛換來了豐收,預計今年100畝梨園可產梨子20萬斤。
目前“放牛兄弟”的梨子已經上架到淘寶、微店、郵樂購等電商平臺,市民除了親自來梨園采摘,也可在線上訂單坐等快遞員送貨上門。
市民蔣女士帶著孩子來到“放牛兄弟”梨園采摘梨子,她說近兩年都來放牛坪避暑,順便可以采摘些梨子回家。
?
?
放牛坪梨園總面積1萬多畝,預計可產優(yōu)質梨1萬噸,據村書記陳華介紹,根據梨子等級不同,價格3-5元不等。市民可通過電話、電商或自駕車到梨園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