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盛夏,細菌性、食源性疾病進入高發(fā)期,也是發(fā)生野生菌中毒的高風險期。為保障公眾飲食安全,預防食物中毒,云南省德宏州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日前發(fā)出《關于夏秋季食品安全預警通告》,對有關事項提出要求。
切實做好“四個預防”。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消費者要增強安全意識,外出就餐時,要選擇證照齊全的餐館,盡量選擇煮熟煮透的食物,慎食生菜涼菜,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不喝生水;農村客堂、學校、建筑工地食堂等集體用餐單位務必認真檢查廚房、原材料庫房、操作間相關防蠅、防鼠、防塵設施,杜絕蠅、鼠攜帶病菌污染食材引發(fā)的食物中毒。預防四季豆、發(fā)芽土豆和霉爛變質食品中毒,食用四季豆時要煮熟燜透,切忌急火短時嫩炒;集體食堂、學校食堂不得加工食用四季豆、發(fā)芽土豆和霉爛變質食品,防止發(fā)生中毒。預防誤食野生菌中毒,不采摘、購買、食用不熟悉、不常吃或顏色鮮艷的野生菌類;不將多種野生菌混合加工食用,烹飪時要煮熟炒透,食用野生菌時盡量不飲酒;學校食堂等集體供餐單位不得制售野生菌(含干品),各類餐飲店應謹慎加工和銷售野生菌,并落實安全責任,要積極開展野生菌安全知識宣傳。預防亞硝酸鹽中毒,一次食用過多或食用已變質的酸菜、咸菜或臘肉,容易引發(fā)亞硝酸鹽中毒;亞硝酸鹽不要與食鹽、綿白糖等食物混放,避免誤食造成中毒。
嚴格食物儲存,注意食物儲存條件。夏秋季氣溫較高,食物容易腐爛變質,食用后會引發(fā)食物中毒事故,因此嚴格控制食品的儲存條件十分關鍵。食品原料存儲場所應當保持通風、干燥,避免太陽直曬;堆放時應隔墻離地10厘米以上;需要冷藏或冷凍的食品,購買后盡快放入冰箱保存,避免在室溫暴露過長導致腐爛變質;冰箱內存放食品不宜過滿,要定期除霜,儲藏食品要做到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蔬菜、水果類食品宜冷藏保鮮,與生肉、生魚等要分開保存;聽裝、瓶裝、罐裝、利樂紙盒、真空包裝等包裝食品,即開即用,開啟后應及時冷藏且不宜久存;烹調好的食物室溫存放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剩菜、剩飯等要及時冷藏,冷藏時最好用保鮮膜包好,冷藏時間不宜超過24小時,再次食用前要徹底加熱,并確認無變質后方可食用。
嚴格規(guī)范操作行為,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風險。餐飲服務單位要嚴格執(zhí)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guī)范》,落實食品安全的主體責任,嚴防食品安全事故發(fā)生。所用食品原材料應清潔、新鮮、衛(wèi)生,嚴禁使用腐爛變質、霉變生蟲、感官性狀異常以及來源不明的原材料和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加工操作間應遠離糞坑、垃圾堆、廁所、畜禽圈舍等污染源,并采取相應的滅蠅、防蠅、防鼠措施;食品加工制作過程應符合衛(wèi)生要求,燒熟煮透。生熟菜墩、刀具盡量分開,確實不能分開的,應經(jīng)高溫消毒后再使用。餐具使用前應當使用符合食用要求的消毒品進行清洗消毒;不使用渾濁、污染、有異味的水,不循環(huán)利用清洗蔬菜、肉禽、食物、餐具的水。餐飲服務單位從事加工的從業(yè)人員應當取得健康證明,現(xiàn)場操作應符合衛(wèi)生要求;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等傳染性疾病的廚師和幫廚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曹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