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正值馬鈴薯種植關鍵時期。走進黔西市金碧鎮(zhèn)中同村馬鈴薯種植基地,務工群眾忙著揮鋤打窩、點種施肥、翻土覆膜,一派冬種的繁忙景象。
近年來,為充分利用冬閑田,中同村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引進黔西鑫年種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農戶”模式發(fā)展馬鈴薯種植,通過示范引領,帶動群眾增收。
今年,中同村村民羅光群把自家2畝土地流轉給合作社,之后到基地務工,不僅能增加收入,還能學習馬鈴薯種植技術。
無獨有偶。在甘棠鎮(zhèn)大寨村蔬菜基地大棚內,起壟機來回穿梭,務工群眾正忙著種植馬鈴薯。
“大棚溫度適宜種植馬鈴薯,12月種下,次年4月就可以上市,搶早上市,銷路不愁。”大棚管理員曾友箸說。
近年來,甘棠鎮(zhèn)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示范帶動,采取“菌蔬輪作”模式,引導群眾利用冬閑田種植馬鈴薯。該鎮(zhèn)計劃在12月底完成6500畝馬鈴薯種植。(吳靜 安興林 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