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期間,記者走進山東省平度市云山鎮(zhèn)北王戈莊村的大棚,看到通紅的櫻桃掛在“一根桿”的樹上。與常見的“開枝散葉”不一樣,這里的櫻桃樹不僅成“一根桿”形態(tài),還栽植在半米見方帶有透氣孔的方盆里。
技術員泮玲玲說:“這種盆是控根器,有了它,這成排成行的樹就很聽話,可以挪動?!伺不睿瑯渑菜馈?,在這里則不然,適當挪動還可以促進果樹生長?!惫芾磉@些“光桿司令”,技術員們沒少費心,在溫度把控、水肥配比等方面反復調試。她順手抓起盆里的一把土,“這草炭土是從大興安嶺運來的,按一定比例夾雜著本地土壤、木頭細末等,所以櫻桃樹才長得壯”。
北王戈莊村黨支部書記何洪禮介紹,這些櫻桃樹經過700多個小時休眠,再升溫讓它們開花、結果。新技術讓櫻桃樹提前進入休眠,提早開花結果,保障櫻桃能提前上市。優(yōu)質櫻桃果價格最高時300多元一斤,畝收入可達20多萬元,是傳統設施大棚栽培模式的四五倍。
北王戈莊村發(fā)展大櫻桃種植已有10多年,何洪禮發(fā)現傳統大棚種植存在耗時耗力、上市時間較為集中等問題。為此他前往遼寧等地考察,引進“一根桿”栽培模式和智能休眠技術。
“一根桿”的櫻桃樹能種植成功可不容易。曾經有一次失誤,差點讓滿棚櫻桃樹“全軍覆沒”。2021年9月,因沒控制好溫度造成“悶棚”,櫻桃樹出現了爛根、爛芽現象。何洪禮反復研究想辦法,“樹體下落、微調節(jié)水肥,去枝控制養(yǎng)分……近一年時間才把櫻桃樹調整過來”。
精心投入換來了高產出和高收益。何洪禮說:“別看樹長得不高不粗,畝產量是傳統種植模式的2倍到3倍。比如2畝地的大棚,傳統種植可栽植110棵樹,新模式可達2300棵。最關鍵的是節(jié)約土地,山嶺薄地只要能建大棚就可栽植櫻桃樹?!?/p>
看到產出效益后,近幾年,村里在外打工的年輕人有30多人回村發(fā)展櫻桃產業(yè),全村陸續(xù)建起櫻桃大棚900多個,年產值達5000多萬元。
云山鎮(zhèn)黨委書記李顯兵表示,盆栽“一根桿”櫻桃,為當地發(fā)展設施栽培闖出了一條新路。現在全鎮(zhèn)種植櫻桃樹面積達5萬余畝,其中設施栽培2萬畝,北王戈莊村、山旺村等村莊通過控制櫻桃樹休眠,推廣種植新模式,拉長了櫻桃上市時間,增加了農民收入。下一步,將不斷推廣并支持各村創(chuàng)新更多模式,讓設施栽培走上高質量發(fā)展之路。(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