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夏有三伏,熱在中伏”,7 月21日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迎來了一年之中持續(xù)20天的中伏。此階段有什么飲食講究?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副主任黃瑜芳表示,此時應盡量做到“兩少兩多”,即少喝冷飲、少吃寒冷食物,少吃油膩和辛辣食物;多喝溫開水或淡茶,多吃酸味和苦味食物。
黃瑜芳指出,喝冷飲、吃冰鎮(zhèn)西瓜等雖然可以讓我們瞬間“透心涼”,但其實一定程度上在損害著腸胃健康。一般來說,人的腸胃在夏季大多處于充血狀態(tài),血供豐富,如果此時過量攝入寒冷食物極易敗傷脾胃之氣,進而容易引起胃痙攣、腹脹、腹瀉等癥狀,還會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導致不思飲食。
同時,這個階段也建議少吃油炸食物、燒烤等油膩辛辣的食物?!斑@是因為一方面要避免上火,一方面也因為這類食物吃多了容易增加體內(nèi)濕氣。”黃瑜芳建議,要清淡飲食,選擇胡蘿卜、西紅柿、黃瓜等健脾養(yǎng)胃的食物。
在高溫天氣下,我們應該增加飲水量。黃瑜芳建議,每天可喝2000ml以上的水分,并少量多次補充水分,推薦溫開水或淡茶。此外,夏日炎炎也容易使人大汗淋漓,電解質(zhì)流失也就隨之增多,尤其是鈉鉀離子,因此也可適當補充鹽水或電解質(zhì)水,多吃些富含鉀的食物,如香蕉、大豆類、紫菜、胡蘿卜等蔬菜或水果。
值得提醒的是,酸味食物有助于改善夏季食欲不佳的現(xiàn)象,而苦味食物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因此,中伏過后吃些苦瓜、苦菜或者涼茶等苦味飲料,有助于清心祛火、提神醒腦,增加對高溫的適應性,預防中暑。
健脾祛濕藥膳推薦
●山藥薏米小米粥
原料:山藥 250克、薏米 50克、芡實 50克,小米50克(一兩人份)
適合人群:脾虛濕熱者,也可用于夜尿頻多、腹瀉者。
●五指毛桃扁豆老雞湯
原料:五指毛桃50克、黨參30克、(炒)白扁豆30克、茯苓30克、老雞半只,生姜3片。(兩三人份)
適合人群:脾虛濕蘊者,見腹脹納呆、大便稀爛、頭身困重、舌淡有齒印等癥。
●茯苓甘草茶飲
原料:甘草3克,茯苓10克(一人份)
適合人群:適合體質(zhì)偏熱,有長痘、口臭、浮腫、水腫、濕疹的人群。(劉欣宇 杜光宗 魏彤)